昨天下午听歌时候突然发现书架音箱滋滋响,左边那个就跟吃了跳跳糖似的。气得我对着音箱邦邦两拳,结果杂音更大了!得,自己修,反正过保了送修也得挨宰。

开膛破肚
先把音箱放倒,后盖是六角螺丝固定的。翻箱倒柜找出吃灰的螺丝刀套装,对着螺丝孔比划半天才找到匹配的型号。拧到一颗螺丝死活拆不下来,急得我差点上锤子,结果发现是胶垫卡住了,拿牙签一挑就出来了。
撬开后盖那会儿真怕掰断卡扣。里面全是灰!毛毛絮絮结成了蜘蛛网,吸尘器吸了半天才露出电路板真容。小电路板上满是焊接点,密密麻麻像蚂蚁窝。

捉虫记
翻来覆去琢磨是哪出了问题。先揪着喇叭线晃了晃,杂音没变化;又按了按主滤波电容,跟按石头似的纹丝不动。正抓狂,手电筒晃到功放芯片旁边有两条细线,黑色绝缘皮都裂口子了!
- 捏住断线头轻轻一拽——好家伙,线芯氧化得发绿!
- 抄起剪线钳“咔嚓”剪掉一厘米
- 剥线钳夹住线头转三圈,露出铜丝像金针菇
- 电烙铁加热到冒烟,焊锡丝一碰就滋溜化成水珠
最考验手艺的是把新线头焊回电路板。那焊点比绿豆还小,烙铁头抖得像帕金森。失败三次后终于焊牢,赶紧涂上热熔胶固定。
复活时刻
装回后盖时发现螺丝对不上孔,原来把喇叭棉垫装反了。拆开重搞时又碰掉了电源指示灯排线,蹲地上摸黑找了十分钟。插电那瞬间,手心全是汗——按下开关时“哒”那声脆响,心都提到嗓子眼。
放《加州旅馆》前奏,沙锤声干净得能数清沙粒,鼓点咚咚撞胸口。听了半小时没再犯病,就是桌上多了两颗不知道哪来的螺丝...
算笔账:电烙铁是二十年前老爹留下的,焊锡丝五块钱包邮,热熔胶枪楼下文具店买的。要我说最贵的是时间,折腾整整一下午!但看着复活的老音箱,比买新的还爽!
胆大心细就能搞,但手笨的兄弟别碰电烙铁——别问我为什么知道,现在闻到焦味还以为是头发着火了(是烫到桌布了)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