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儿个可算把家里那台破功放机折腾出声儿了!前阵子放歌总像被人掐了嗓子,高音全没了,光剩个闷葫芦似的低音嗡嗡响。气得我差点把它直接扔废品站,转念一想这玩意儿跟了我小十年,还是决定死马当活马医,抄起螺丝刀就开干。

开膛破肚查病灶
先断电!这铁疙瘩里头藏着高压电,马虎不得。拧开背板螺丝跟拆螃蟹壳似的,七八颗螺丝散一桌子。掀开盖子一看,好家伙,积的灰都能种菜了。抓起吹风机对着电路板猛吹,灰扑簌簌往下掉,呛得我直咳嗽。
重点排查三兄弟:
- 先摸功放管散热片:烫手!但跟以前比也没特别热,估计不是它罢工
- 接着盯电位器:这老古董的调节旋钮,扭起来沙沙响,八成是接触不良的元凶
- 扒拉电容:几个大电容外壳都鼓包了,像吃了太多零食的肚子,这必须换!

动手术换零件
翻出二十年前的老电烙铁,插电烧了十分钟才化锡。把鼓包电容全揪下来,焊上新买的同型号电容。换电位器最费劲,焊点被前辈师傅糊得像坨鼻屎,拿吸锡器嘬半天才清理干净。新电位器插进去的时候手抖得跟帕金森似的,生怕焊歪了搭错线。
完事儿拿万能表滴滴滴测通路:电容没装反,电位器各档位都通,行活儿!
通电试机看疗效
插电那瞬间缩着脖子往后躲,生怕炸出烟花来。开关"咔哒"一响,指示灯亮得挺稳当。赶紧接上手机放首《青藏高原》,前奏鼓点一出就松了口气——低音没破锣。等到副歌部分"呀索"飚上来,高音亮得能穿透天花板!
拧音量旋钮扭得啪啪响,再也没出现断断续续的杂音。摸散热片也就温热,把后盖螺丝装回去的时候,手指头都在打拍子。
总结就一句话:老电器坏了别急着扔,八成是电容鼓包、电位器生锈、接头氧化这三贱客作妖!
